攝影師像一塊菱鏡,讓世界穿過自己投射到觀者的眼中,我們鍾愛那些燦爛炫目的光影,卻並不關心真實的故事。
![]() |
《絕佳的風景》きわめてよいふうけい |
「我的攝影,是幾乎完全忘記自我的
這對我來說是某種不得不的行為。」
——摘自《新たなる凝視(新的凝視)》
「如果是原本對中平卓馬完全不理解的人,一定會看不下去吧。」我心裡這樣想著,但又同時著迷於觀察一個對著我說話的中平卓馬是什麼樣子,以往只在文字及少量的照片中形塑他的模樣,從早期的批判挑釁風格,到失憶後的自我重建,最後成為影片中的他。
口袋裡的HOPE煙盒成為他的筆記本,隨手寫下文字,寫下自己今天拍了些什麼。 他認真談論自己的想法,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每日在路上穿梭,偶爾提起相機按下快門,笑嘻嘻地說「我拍到了!」,那一刻我感受到像孩子一樣純粹的快樂,即使他看起來就像個大家刻板印象中的流浪漢形象。 為了追求真實的攝影而屏除自我,忠於自己而不對世俗屈服,一般人應該會覺得他瘋瘋癲癲,然而在這樣想的同時,我想到了陳昇《擁擠的樂園》封面曾寫過的:「 如果你們認為我有一點怪,那是因為我太真實。」
口袋裡的HOPE煙盒成為他的筆記本,隨手寫下文字,寫下自己今天拍了些什麼。 他認真談論自己的想法,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每日在路上穿梭,偶爾提起相機按下快門,笑嘻嘻地說「我拍到了!」,那一刻我感受到像孩子一樣純粹的快樂,即使他看起來就像個大家刻板印象中的流浪漢形象。 為了追求真實的攝影而屏除自我,忠於自己而不對世俗屈服,一般人應該會覺得他瘋瘋癲癲,然而在這樣想的同時,我想到了陳昇《擁擠的樂園》封面曾寫過的:「 如果你們認為我有一點怪,那是因為我太真實。」
《成為相機的男人-中平卓馬》內容像是家庭影片紀錄的剪輯,資訊量多而畫面平實,相較之下《絕佳的風景》稍微精緻一些,卻不知怎麼地我覺得稍嫌太過詩意了些。 不過若是單純只看兩部中任何一部,要理解他的想法我認為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如果有興趣觀看這兩部片子的朋友,建議可以先參閱我們網誌,有兩篇曾經簡單介紹過中平卓馬,或網路上找一些相關介紹;興趣更濃厚的朋友可以看看他寫的書《為何是植物圖鑑》,我相信看過後再看影片會有不同感受的,或是看完書再看第二次影片吧?
不知道出生在圖像爆發網路世代的朋友們,看完心裡會有什麼回饋呢? 攝影師像一塊菱鏡,讓世界穿過自己投射到觀者的眼中,我們鍾愛那些燦爛炫目的光影,卻並不關心真實的故事。 網絡媒體上舉目盡是吸睛奪目的圖像,而究竟創作這些圖像的人要將我們帶到哪裡? 我們又是否找得到屬於自己心中的那片風景?
來自 Giloo紀實影音: 中 平 卓 馬 𝐓𝐚𝐤𝐮𝐦𝐚 𝐍𝐚𝐤𝐚𝐡𝐢𝐫𝐚 紀錄片獨家獻映
【中平卓馬 II:成為相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