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愛EYE 人物|【荒木經惟 I :滿載愛與死的私攝影】

日本在 1970 年代後(*註1),以私生活為主題的攝影作品陸續登場;除了最出名的荒木經惟外,尚有深瀨昌久、牛腸茂雄...等。


荒木經惟- 1940 生於東京,畢業於千葉大學工學院攝影印刷工學系,畢業後即入電通廣告公司任職廣告攝影。1964 首本攝影集 《阿幸》 獲第一屆太陽獎。


 1971 與同事青木陽子(1947-1990)結婚,同年出版 《感傷之旅》內容記錄新婚旅行的種種,但絕非一般大家所想的甜蜜蜜月照 ,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平凡」的照片 —— 旅行中令人無趣的觀光景點、無聊的車廂、房間的擺設、他們的性生活...等等,都逐一出現在畫面中。照片中陽子的表情與其說是快樂,不如說是顯得深沉更多一些。

節錄一段荒木在《感傷之旅》中的宣言:「(前略)...時尚攝影正在泛濫之中,照片裡的這些臉、這些裸體、這些私生活、這些風景都充滿了謊言,讓我無法忍受下去。我的作品與他們的謊言照片完全不同。這本《感傷之旅》,既是我的愛,也是我身為攝影家的決心。但並不是說這些記錄自己蜜月旅行的照片就一定是真實攝影喔。只是我從作為攝影家的起點出發、朝向愛前進,湊巧從私小說出發而已。我本來就一直想要寫私小說。因為私小說非常接近攝影。」
《感傷之旅》公開地把彷彿一般人都會遇到的平凡模樣彰顯出來,其後成為日本「私寫真」的經典之作。婚後荒木持續拍攝了許多照片,紀錄和陽子生活的點滴,當然裡面也不時出現愛貓「奇洛」的身影。


1990 陽子因癌症過世,她來不及看見完成的攝影集《奇洛》陪著她下葬。

1991 出版《感傷之旅・冬之旅》保留感傷之旅其中的21張相片,加上了陽子入院以後乃至喪禮結束的照片,如日記一般地紀錄下來,再次引起社會騷動,因將妻子遺體作為拍攝對象,對社會大眾來說太過震撼;知名攝影師篠山紀信甚至直言:「這不過是一本幾近販賣淚水的商品罷了」,兩者關係一度降至冰點。

即使諸多爭議頻傳,此時全然屬於荒木的私攝影—— 滿載愛與死的攝影,在陽子過世後達到巔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私攝影(*註2),狹義來說記載了許多屬於個人的影像,一些平常不會公諸於人的照片,無論裸照、開心、難過或恐懼無所不包;更廣義來說,它甚至反映了攝影師當下更深刻的「生命狀態」。有人會因為內容私密而說:『這個很真實!』然而,與其說是真實,不如說它就像一部攝影師私人撰寫的小說,用攝影這個語言訴說他心中的故事。
這私攝影是否真實,只有本人才能知道;回頭看,以《感傷之旅》作為新婚攝影標題,配合上陽子死後的《感傷之旅・冬之旅》,不免讓人感到ㄧ些如預言般的詭譎氣氛。 無論如何,在其中我看到了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 1960至70年代,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翻攪著猛烈的社會運動(1960爆發學運抗爭,同年韓國有四一九學運)之時,「個人」是被降到第二或第三順位的事,表現個人感受意味著自我陶醉與不關心社會。1970後,學運抗爭漸平息,迎來經濟高速成長期的瓶頸期,進入穩定時代,社會風氣開始轉變。

*註2:私攝影名詞的起源無從查證。但就字面上來說,日文里的「私」和中文裡的「私」不全然相同。「私」在中文有「個人的;不公開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暗地裡...等意思」;在日文里,「私」的主要意思為「我」可再延伸出「個人的」的意思。因此「私攝影」不僅僅為私密的,而是「我的」攝影。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EYE 言攝|從「私寫真」窺望攝影家的攝影觀

照片提供:林貝柔 文字: 林貝柔 /  閱讀書目: 《私寫真論》-  飯澤耕太郎  

二手攝影書籍・收購&寄售 |目圍書店 Orbital Books

『曾經屬於你的一本書,可以改變某個人的世界。』 書櫃裡是否有些書好久沒翻開它了呢?不如替它們找個新主人繼續它們的新生活吧! 收購項目 :「攝影集、攝影MOOK、攝影理論或論述類書籍、影像設計類」 不收購 :「具時效性的器材測試類雜誌、非影像設計類( 但 老闆喜歡的話可收  XD )」

林予晞 × 目圍|《雙木林攝影展》系列選書之一・初識漫談

這次林予晞以攝影師身份在身為攝影書店的目圍辦展覽,大家都非常期待,我們也不例外,聚焦在展覽的同時,目圍書店趁著展期也推出內閱選書活動,我們問了予晞一些無關展覽 而是跟她自己有關 的 問題 , 並針對她的回答來選書,以「書」作為我們的回應。 很感謝予晞在行程繁忙時,還是貼心抽空回覆我們,希望喜歡她的朋友們除了可以來目圍看林予晞的作品,也能知道林予晞 在2020這一年 喜歡些什麼,又在注視著什麼樣的議題。 我們雖然沒有時間和她暢談,但我們藉由每週選出的幾本攝影書來和她對話,同時將這些書推薦給你們。 林予晞,  Photo: 店長 雙面膠 如大家所熟知的,予晞身兼多職,在各領域均有涉獵,在成為演員之前幾年的空服員經歷,增加看見世界各地的機會,無形中也增加了視野及想法的廣度;在離開航空業後,予晞開始了戲劇圈的工作,並一路從幕後走到幕前發光發熱,更擴展了觸角拍攝了許多MV、演唱會攝影甚至專欄寫作,也在許多時候提出自己深切的思考以及想法。 予晞這段多采多姿的工作經歷,其中一些元素讓我想到了兩位風格迥異的攝影師—— 在本彌生 & Cindy Sherman。 日本攝影師 在本彌生和予晞同樣曾任空服員,而她竟然是在乘客的建議下,開始了她的攝影之路,首本攝影集是她多年來旅行世界各地所拍的照片編集。 《わたしの獣たち》 (意:我的野獸)書中呈現的,是她多年來在各個國家拍下的照片。 在感受到完美時按下快門,但被拍攝的人事物,絲毫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完美,只是無意識地散發出光芒,「就像野獸一樣」,她說。 原始的生命力,發出微微的光芒—— 這就是她的野獸。 Cindy Sherman 則是以自拍系列作品聞名,當看見本職為演員身份的予晞和攝影師這個稱謂結合的時後, Cindy Sherman 這個攝影師就浮現我的腦海,她雖不是演員,但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她不只是導演、編劇、造型、妝髮更是演出的主角,演繹出各種不同的樣貌,誇張又戲劇性地呈現出刻意保留的瑕疵,對那些符合社會大眾期待的美好形象提出指控,大吼「 你們不過是虛偽的角色扮演!」 Cindy Sherman眾多以自身女性形象出發,充滿諷刺意味的作品,讓她成為20世紀中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 她雖沒有自喻為女性主義者,卻常被女性主義評論者視為重要的藝術代表。 Cindy Sherman  Cindy Sh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