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愛EYE 影片|《城市時裝速記》 時代更迭下,嶄新的語彙不斷出現,我們是否依然觸摸得到自我的質地?

最近看了好幾次的記錄片,是距今30年前完成的片子,1989年的《城市時尚速記》(Notebooks on Cities and Clothes),由知名導演 文‧溫德斯(Wim Wenders)受龐畢度中心所託執導拍攝,片中有著許多溫德斯的口白,說著那些他自我省思的問題,在經過30年的今日看來頗有先知的真知灼見之感,讓人一再反思並延伸自我的想法。 

溫德斯原本對拍攝時尚短片不屑一顧,但他想到可以將時尚視為另一種「工作」看待,並趁機多了解某位他一直很感興趣的時尚大師— 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 

《城市時裝速記》(Notebooks on Cities and Clothes)

山本耀司身處的時尚界就像走在時間浪潮的最前端,時尚反映的是此時此刻的當下,甚至乎未來,然而他的創作靈感核心卻是來自另一個時空— 在那個舊時代,服裝的款式選擇是為了生存,進而成為穿著者身分識別的那個時空;山本耀司以這兩種不同的語彙表達自我,要如何持續傳遞出一樣經典的本質卻又不斷創新潮流? 他自覺就像個「怪獸 Monster」一般,將兩者都納為己用,而溫德斯在拍攝過程中對自己也有同樣的感受。 

他同時使用了笨重的老式膠捲攝影機以及輕便的電子式攝影機來拍攝。 他喜愛老攝影機就像經典的傳統工藝,使用膠捲拍攝有種神聖的感覺,但它誇張的存在感卻有時顯得像是空間的入侵者。他質疑著電子圖像是否能拍出像以前一樣雋永的經典影片,卻又漸漸喜歡上它輕便不顯眼的特質,讓拍出的影像有時候更為自然,甚至他驚訝於使用電子圖像語彙去描寫東京竟然如此的適切。 


身為電影領域的大師,溫德斯將不同時空及器材拍攝的影片以不同的顯示器播放並同時納入畫面中,不僅畫面中刻意放置的物件素材或場景透露出訊息,同時膠卷的影像語彙與電子影像語彙不斷交錯,就像呼應山本耀司在時尚產業的特殊存在。



溫德斯說到他第一次穿上山本耀司衣服的感受:「一穿上就覺得又新又舊,我在鏡子裡當然能看到自己,只是更好,更像我自己.........我穿著襯衫,穿著夾克,而且我就是我,我得到安全感,就像穿上盔甲的騎士。」 

文‧溫德斯 & 山本耀司

這份特殊的感受從片中山本耀司陳述自己的創作理念可以看見一些端倪,他總是思考著他人,想像穿上衣服的人想著什麼、做甚麼工作及如何生活,他想做到終極的目標是彷彿「有名字的衣服」— 當我們看見衣服,可以自然地說出這件衣服是Tommy,這件外套是John...就像每個人身體的一部分一般。

他的靈感來自於觀看許多攝影集,而這些圖像多是較早期的黑白照片,最受鍾愛的是August Sander 的攝影集《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那個時代中人的臉孔、穿著和這個人的工作及身份間彼此緊密連結的關係令他著迷,那個時代裡職業對人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似乎看到面孔及穿著就能夠了解這個人。

山本耀司對於服裝和身分之間的關係十分著迷。
服裝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人,代表了這個人的生活

他從許多舊時代的照片得到啟發,而溫德斯將鏡頭停在某張照片上打趣的說:「地上的照片是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拍的,但耀司感興趣的不過就是領子,大衣上的領子。」


“ 對我來說,我從本片感受到的關鍵詞是「質地」(texture)。 ”

片中不管是山本耀司的服裝或是文‧溫德斯的影片呈現,雖然使用許多不同的語彙表達方式,他們的方向卻依然十分的明確。 回顧片頭,溫德斯的一段話十分敏銳地切中三十年後的現況:「繪畫時代,原件是獨一無二的概念,臨摹就是贗品.........電子圖像已無正負片之分,全是拷貝副本。 沒有原件的概念後,身分的概念是否再也不時髦了?」 

看看現時社會,生命的流動速度已較拍片的當下更快上百倍,人手一機的狀況下,大量地運用誇張的妝容服飾、鮮豔絢爛的調色、特殊卻意味不名的場景...等等各種方式,就是為了吸引各方眼球的注視,電子圖像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超過人本質的存在而成為「主要身分」。  

當我們失去了本身的質地,再炫技的服飾或頭銜加諸身上都像是異物,就像山本耀司所說:「如果對材質沒有強烈的感受,就只是集合你蒐集的所有靈感,但沒有辦法確定要往明確哪個方向走。」 時代更迭下,嶄新的語彙不斷不斷地出現,浪潮之下的我們是否依然觸摸得到自我的質地呢?

溫德斯說他看見山本耀司的團隊,就像修道院一般嚴謹,是創作者的譯者和守護天使,維護了每一件衣服的尊嚴。

來自 Giloo紀實影音: 山本耀司 Yohji Yamamoto 紀錄片(觀看需登入會員)

《城市時裝速記》(數位修復版)
Notebooks on Cities and Clothes (Digitally Remastered)
🎥 線上觀影 ☞  

《山本耀司時裝哲學》
Yohji Yamamoto|Dressmaker
🎥 線上觀影 ☞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二手攝影書籍・收購&寄售 |目圍書店 Orbital Books

『曾經屬於你的一本書,可以改變某個人的世界。』 書櫃裡是否有些書好久沒翻開它了呢?不如替它們找個新主人繼續它們的新生活吧! 收購項目 :「攝影集、攝影MOOK、攝影理論或論述類書籍、影像設計類」 不收購 :「具時效性的器材測試類雜誌、非影像設計類( 但 老闆喜歡的話可收  XD )」

愛EYE 言攝|從「私寫真」窺望攝影家的攝影觀

照片提供:林貝柔 文字: 林貝柔 /  閱讀書目: 《私寫真論》-  飯澤耕太郎  

林予晞 × 目圍|《雙木林攝影展》系列選書之一・初識漫談

這次林予晞以攝影師身份在身為攝影書店的目圍辦展覽,大家都非常期待,我們也不例外,聚焦在展覽的同時,目圍書店趁著展期也推出內閱選書活動,我們問了予晞一些無關展覽 而是跟她自己有關 的 問題 , 並針對她的回答來選書,以「書」作為我們的回應。 很感謝予晞在行程繁忙時,還是貼心抽空回覆我們,希望喜歡她的朋友們除了可以來目圍看林予晞的作品,也能知道林予晞 在2020這一年 喜歡些什麼,又在注視著什麼樣的議題。 我們雖然沒有時間和她暢談,但我們藉由每週選出的幾本攝影書來和她對話,同時將這些書推薦給你們。 林予晞,  Photo: 店長 雙面膠 如大家所熟知的,予晞身兼多職,在各領域均有涉獵,在成為演員之前幾年的空服員經歷,增加看見世界各地的機會,無形中也增加了視野及想法的廣度;在離開航空業後,予晞開始了戲劇圈的工作,並一路從幕後走到幕前發光發熱,更擴展了觸角拍攝了許多MV、演唱會攝影甚至專欄寫作,也在許多時候提出自己深切的思考以及想法。 予晞這段多采多姿的工作經歷,其中一些元素讓我想到了兩位風格迥異的攝影師—— 在本彌生 & Cindy Sherman。 日本攝影師 在本彌生和予晞同樣曾任空服員,而她竟然是在乘客的建議下,開始了她的攝影之路,首本攝影集是她多年來旅行世界各地所拍的照片編集。 《わたしの獣たち》 (意:我的野獸)書中呈現的,是她多年來在各個國家拍下的照片。 在感受到完美時按下快門,但被拍攝的人事物,絲毫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完美,只是無意識地散發出光芒,「就像野獸一樣」,她說。 原始的生命力,發出微微的光芒—— 這就是她的野獸。 Cindy Sherman 則是以自拍系列作品聞名,當看見本職為演員身份的予晞和攝影師這個稱謂結合的時後, Cindy Sherman 這個攝影師就浮現我的腦海,她雖不是演員,但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她不只是導演、編劇、造型、妝髮更是演出的主角,演繹出各種不同的樣貌,誇張又戲劇性地呈現出刻意保留的瑕疵,對那些符合社會大眾期待的美好形象提出指控,大吼「 你們不過是虛偽的角色扮演!」 Cindy Sherman眾多以自身女性形象出發,充滿諷刺意味的作品,讓她成為20世紀中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 她雖沒有自喻為女性主義者,卻常被女性主義評論者視為重要的藝術代表。 Cindy Sherman  Cindy Sh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