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愛EYE 人物|【荒木經惟 II:虛偽詭譎的佈道者】

女體,性,淫,死亡 —— 說到荒木,想必會讓你想到這些關鍵詞吧;脫去了這身惹人非議的搶眼外衣後,他的攝影還剩下什麼呢?

1971 年荒木與在 電通廣告公司的同事青木陽子(1947-1990)結婚,同年出版 《感傷之旅》,也同時宣言:「...時尚攝影正在泛濫之中,照片裡的這些臉、這些裸體、這些私生活、這些風景都充滿了謊言,讓我無法忍受下去。我的作品與他們的謊言照片完全不同。」

他在此時主張,「拍攝者與被拍攝者間的關係」才是核心,唯有記錄這層關係,才算得上是攝影。

荒木婚後隔年離開電通,成為自由攝影師,並於1975 年開始於漫畫雜誌《GARO》上連載寫真照, 1976 年結識出版社SELF (白夜書房之前身)的末井昭,為多本色情雜誌以驚人的數量拍攝照片;其後這些連載都集結成書,光1981 年就有10 本攝影集出版, 滿滿「情色下流」、「粗俗喜感」的內容加上龐大的數量,就連不關注攝影的人都不免對他的書多看兩眼。


在這個時期,他的作品充斥在大眾所謂「二流」刊物中,而它們充分成像了兩個特色:

1.荒木和被拍攝者間的關係,成為照片。
2.傳達攝影的「虛偽性」。

或許在現在來看已不稀奇,但當時所謂人體攝影,是拍攝「已脫光」模特兒;反觀荒木的作品,許多是拍攝模特兒寬衣解帶的「過程」,不時還會看見他本人出現在畫面中,意味著一定有其他人拍下這張照片,這時照片給了觀看的人彷彿從相機觀景窗看見這一幕的「臨場感」。 而書中大量的照片間,本身並沒有傳達完整的故事性,這刻意留下的,照片與照片間的劇情空隙,被觀看者的想像畫面(腦補)填滿,有時這樣反而帶給觀者更大的刺激感。

東京日記 1981 - 1995

東京日記 1981 - 1995

荒木經惟的偽日記

接下來,關於攝影的「虛偽性」又是如何呢?  或許是在電通廣告公司任職時的感想,讓他在《感傷之旅》宣言:『受不了時尚與廣告攝影的虛假』,這時怎麼又自我矛盾的去傳達攝影的「虛偽性」呢? 荒木提到的虛假,乃是指控時尚攝影作品中拍攝者與被攝者間的「互不干預」,按下快門,完成照片,但與被攝者間的關係稀薄。
荒木経惟の偽ルポルタージュ
既然如此,他想要大為宣傳的攝影的「虛偽」又是什麼? 我們由他的作品中,就可以找到線索: 他拍攝不認識的女性,加上標題「爸爸的情人」來發表;他亂調相機的日期打印(*註1),書名為《東京日記 1981-1995》發行那年卻是1987 年;為照片內的主角們,編出虛實夾雜的故事刊出。
荒木経惟の偽ルポルタージュ
荒木経惟の偽ルポルタージュ

東京日記 1981 - 1995
這樣用加上文字所刻意製造出來的虛偽故事,在不知情的觀者腦中創造出一個新的現實。 由此你可以發現,攝影是如此簡單的被操縱;「攝影」的日文為「寫真」,寫真,寫真,那麼容易能看見真實嗎?  

同一時代中,也有人發現攝影潛在的虛偽性,那就是中平卓馬。 然而與中平卓馬嚴格地將作品除去自我不同的是,荒木他從反面進入這個虛偽之中,大為宣揚,而這樣的手段卻意外的輕易被大眾所接受。一直到現在,這樣的手法還是不斷地會出現在荒木的作品或是展覽中,不曾停止。
當時 77歲的荒木在結婚紀念日 7月7日辦了和「7」有關的攝影展
狂寫老人A日記 2017.7.7

著名攝影師藤原新也,和荒木幾乎是同時期,以攝影加上文字作為創作手段。 但藤原用文字去逼近自己旅行的真實性,荒木則是用文字來遠離現實。 也因為是如此互為對照的兩人,藤原曾批評荒木為「徒具蝦味,卻無真蝦的蝦味先」,這裡的蝦,指的或許是認真運用攝影的態度。 想當然,荒木理所當然的並不在意。 不在意真的蝦嚐起來是什麼味道,才是荒木經惟的流行感所在。(*註2)

從荒木這時期的作品,我們可以察覺攝影的「虛偽性」是如此輕易地滲透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可以看到,常被視為「二流」或「粗俗」的生活周遭,其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僅僅有高尚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才是文化。

看完你是否萌生了什麼新的想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查看書籍可以發現,他的照片中大量出現「4月1日」及「8月15日」,愚人節大家都知道,至於8月15日 則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宣布投降的日期 (1945. 8. 15)。

*註2:這句話出自日本寫真50年,寫得真好 -大竹昭子 著。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EYE 言攝|從「私寫真」窺望攝影家的攝影觀

照片提供:林貝柔 文字: 林貝柔 /  閱讀書目: 《私寫真論》-  飯澤耕太郎  

二手攝影書籍・收購&寄售 |目圍書店 Orbital Books

『曾經屬於你的一本書,可以改變某個人的世界。』 書櫃裡是否有些書好久沒翻開它了呢?不如替它們找個新主人繼續它們的新生活吧! 收購項目 :「攝影集、攝影MOOK、攝影理論或論述類書籍、影像設計類」 不收購 :「具時效性的器材測試類雜誌、非影像設計類( 但 老闆喜歡的話可收  XD )」

愛EYE 人物|【賴鈺嬿 Ruby Lai :聽啊,我的照片裡有我唱過的歌 】